中学历史知识结构图示法在教学中的作用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原则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要教授学生懂一门学问的基本结构和主要概念,而不是没完没了的记诵资料,不要把孩童训练成为一个话动的图书馆,要培养他们能象数学家般思考,历史学家般研究问题。历史学科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结构性很严密的学科。通过知识结构的梳理与展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增强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建立历史知识框架,并进一步拓展历史学习的空间,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找到历史学习方法,消除死记硬背带来的知识“快速遗忘”,达到历史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历史知识结构图示是指教师在教授新课或复习旧课时将所讲历史知识进行整理,制成比较系统完整、能够展示知识内在联系的知识结构图示。具体来说,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采用知识结构法有下列三点好处: 第一, 有助于学生记忆和巩固历史知识。图示结构教学法要求把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形成发展脉络清晰、内在联系紧密的知识网络。使学生用整体眼光看到完整的知识骨架。这样就把众多抽象的、看似无内在联系的知识通过知识网络结构图示加以简化、具体化,从而获得系统完整的又是提纲挈领的知识。把书本详细资料通过组织、概念、综合、简化等方式进行具体形象的加工,浓缩来表达,使知识“由杂乱到有序,由相互孤立到有机联系”,从而保存在学生头脑中。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理解性记忆,达到长久记忆历史知识的目的。比如我们在学习《伟大的开端》一课时,可以用图示教学法,使学生能结合国际与国内背景来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与历史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意义,理解五四运动爆发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内在关系,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伟大的开端”的历史意义,便于学生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巩固所学历史知识。第二,有助于学生掌握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结构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由于结构图示教育法能够突出历史教材知识重点,展示知识结构,并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构建知识结构,从而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这样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熟悉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规律,并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分析、归纳、对比等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整理知识结构同时可以调动与学生参与,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以更好地养成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比如我们在复习八年级《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