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设计的艺术——自读课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614 更新时间:2008-10-7自读课,日常教学中开放、生动、活泼的最能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的课型。 与讲读课型一样,自读课型也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传统的主流的课型。它在教学中的基本任务是完成自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 自读课型与教读课型紧密相依,各司其责,相互配合,有机地协调着阅读课堂教学的课型变换。 设计、运用自读课型,其重要依据是由于不同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诸如"阅读课文""自读课文""非基本篇目""略读课文"之类不需要进行比较细腻地讲析的课文。在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中,此类课文的比例占全部课文的 30%一50%,在初中语文试修订本大纲中,曾要求教材中的"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一般各占 50%"。因此,阅读教学中必然要使用自读课型。 但在日常教学中,自读课往往没有表现出本身的课型功能,自读课型有时被借用为讲读课,有时被变形为作业课,有时被淡化到没有教师的教学指导,其主要问题仍然是缺乏学生的各种充分有效的课堂活动,缺乏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与点拨,缺乏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所以,我们对自读课的性质、作用、设计技巧等还要继续加深体验,加强研究。 从新理念的角度看,所谓"自读课",是教师少讲析或不讲析的课,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之主人的课,是为学生创设良好自主学习的情境的课,是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课,是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课,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课,是学生进行自主的、在学习过程中的追求独特体验的课,是学生进行合作的、在学习过程中共同探讨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课,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是学生自主地组织学习活动,在论辩、讨论、创编、演读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喜悦的课,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进行学法实践的课,是提出学习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的课,是利用媒体手段交流自己学习心得的课,是学生活动方式五彩缤纷的课…… 在这样的课上,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一般情况下,也是学习活动的设计、策划与参与者。 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线,自读课中的活动设计自然更是多姿多彩且有着更高的设计要求。这些活动不仅仅只是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习得语言材料,还要更多地考虑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维,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实践,培养学生智能,激励学生创造,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