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选自钟嵘《诗品》) 陶渊明 ,365 - 427 ,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曾祖陶侃曾任东晋大司马,父曾任太守一类官职。渊明八岁丧父,家道衰落,日渐贫困。曾几度出仕,任过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四十一岁时弃官归隐,从此躬耕田园。 陶诗有两类题材: 一类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寄寓了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 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 · 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 主要作品 《归去来辞》 《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 《饮酒》 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 田园诗表现了诗人田园诗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对淳朴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 饮 酒 说理、抒情、写景说理、抒情、写景 交融一体 交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