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八策 XX 县区”加速贫困山区发展步伐的讲话 “八策 xx 县”加速贫困山区发展步伐 “八策 xx 县”加速贫困山区发展步伐——对 xx 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 xx 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山区作为一块特殊区域,其特殊的自然环境、人力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其不同于其它区域的发展道路。贫困山区如何脱贫致富,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笔者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按照市委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的“1332”发展思路,立足 xx 县实际,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和工作实践,有以下思考。 一、xx 县现存的特殊状况和复杂成因,使贫困山区小康建设成为难啃的“硬骨头” xx 县是国家 592 个扶贫工作开发重点县、xx 省 30 个特困县 之 一 。 全 县 1692 平 方 公 里 国 土 面 积 中 , 山 区 面 积 占99%;28.32 万人口中贫困人口占 42.27%。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扶贫攻坚以来,xx 县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分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农村水利、电力、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改善,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同时,xx 县经济总量小、基础条件差、贫困程度深、生态环境弱、人口素质低等历史和现实问题从根本上影响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一)自然环境恶劣。xx 县山区面积占 99%,国土面积被五大河系深度切割,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立体气候突出,干旱、冰雹、洪涝灾害连年发生;生态环境脆弱,滑坡、泥石流、第 1 页 共 9 页地震等灾害易发多发,无灾不成年。“峡谷中求生存,峭壁上谋发展”是大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面临的特殊自然条件。 (二)资源禀赋匮乏。人均耕地不到 1 亩(25 度坡度以下),土地产出率低、承载能力有限。区位优势未能发挥,物流园区建设滞后,县内仅有的一个 30 万吨火车货运站处于半运行状态。县内有筇竹 10 万亩,占全世界筇竹资源的主要分布地中国西南地区的 43%,是名符其实的“筇竹之乡”,但 20**年竹笋产量仅 139 吨,县内仅有一家家庭作坊式生产企业,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