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淑娴老师优质课《溶液的配制及分析》观后感 李昭侠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关注边缘群体,实现和谐课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一堂好课的要求。很显然,仲老师的精彩课堂践行了新课程素质教育的要求,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都得到了提升,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揣摩。下面,从备课策略的角度,谈谈本人的几点认识和体会:1.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理念体现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取向,是教学的核心和灵魂。仲老师的这节课,不仅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目标,还通过采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帮助,使学生树立共同进步的团体意识,另外通过实验教学,不仅是学生掌握了一种新的实验技能,还培养了学生关注细节,科学研究的严谨性。2.要有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决心和行动。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备课时,也要“备自己”,不仅要具备教育的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相关的知识,还要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更要有深刻的文学素养、学科素养,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仲老师这节课中有一大亮点就是对学生实验操作进行了手机跟踪拍摄,通过数据线传递到了电脑,实时播放并点评了学生在问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视线问题、转移操作等,学生在回看过程中不仅知道了自己操作中的问题,对正确的操作规范加深了印象,为接下来误差分析也做了一定的铺垫。3.要有认真的教学态度。仲老师的这节课虽然短短的 45 分钟,背后却凝聚了她辛勤备课的无数的点点滴滴,体现在充分的备课、精美的课件、生动而亲切的讲解、对学生积极而贴切的评价上,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需,给了学生非常美好的体验。 当然, 教学的内涵很丰富,教师要上好自己的课堂,上好每一节课,需要做到的很多很多,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反思,在“反思—实践—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让学生会学、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