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一、时代背景:由于父母都外出打工或在外经商,我们星沙镇出现了少量由别人代管的“留守学生”。虽然人数不多,但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据调查,我校有的学生父母双双外出打工,有的学生有一位家长在外,“留守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一些人的眼里甚至渐渐变成了“差生”的代名词。“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二、个案情况:姓名:奉思光年龄:11 岁性别:男基本情况:该生家庭经济富裕,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时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生活,自小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二年级时,来我校,三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1、产生厌学心理他经常以身体不适为借口不来上学。尤其是到了星期一,他的座位经常是空的。厌学心理的成因很多,在奉思光身上突出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依赖心理。学习生活上对家长有依赖心理,如迟到了一定要爷爷或奶奶把他送进教室,稍有一点不舒服的地方,就要大人马上从离校很远的工地赶回来,否则就拒绝学习。(2)懒惰心理。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只想在家随心所欲地玩。(3)自卑心理。和同学、老师交往时,奉思光显得不自信,班级活动中常常充当一名“看客”。很少和别的同学交往,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2、缺乏良好的竞争意识突出表现为在各种活动和机会中,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3、合群困难。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偶尔也流露出想和同学们交往的思想,但显得不知所措。三、问题分析: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多种方式接近奉思光和他的家人。我发现奉思光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的原因:1、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爷爷奶奶对奉思光过分溺爱、事事迁就,缺少严格的监督。连整理书包、抄作业等这些本该孩子做的事均包办。2、补偿式的父爱和母爱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奉思光自小缺少父爱和母爱,父母心里觉得内疚,因此对孩子处处补偿、事事迁就,生怕亏待了孩子。在物质上,他们对孩子有求必应,但很少和女儿进行精神上的沟通,从来不提“学习”二字。3、内心深处的自卑由于他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平时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使得奉思光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内心深处的自卑感使他不愿和同伴交往,使他害怕竞争、害怕失败,宁可逃避一切竞争,将自己包裹起来缩在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