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息时间表》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一、 说教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分、秒”,68,69 页第三课时的“作息时间表”。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知道时间单位的进率,明确 1 时是 60 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图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从而让学生体会和建立一些较长的时间概念。在教学时,老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钟面让学生直观计算经过的的时间,通过做一做,拨一拨,说一说,了解作息时间表的编制格式及方法。学会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二、 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而这些学生活泼好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的所经历的时间。(2)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2、能力目标:在具体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和学习生活习惯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制作作息时间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探究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五、精选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实物操作法,调查法,运用多媒体介入,借助情景图,多举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计算经过,感受到时间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六、巧施学法“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主动地参与探究,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获取新知,领悟方法,形成能力。七、妙设流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1、谈话导入新课 本课开始我采用谈话的形式,以小淘气有时迟到,不能准确把握时1间为例,首先出示课间活动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画面内容,从而引出课题《作息时间表》。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首先让学生出示课前调查的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然后利用已有经验,说说自己知道的内容,比如:几时上课,几时下课,几时放学,一节课有多长时间……(2)让学生介绍学校的作息时间:上午 8:00 预备,8:10 上课,一节课 40 分钟,课间休息 10 分钟,课间操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