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点五 传记阅读考能 · 要点梳理 题型 13 品格成就成因题 : 察言观行 , 由果索因【考点考情】 归纳、概括传主的事迹成就、个性品格特点 , 分析其事业取得的成就和个性品格形成的原因 , 是传记阅读的中心任务 , 也是课标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必考题型。在高考中 , 对传主事迹成就和个性品质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的概括得分相对容易 , 但满分率相对较低 , 主要原因是概括区间把握不准确 , 分析不全面 , 只抓显性信息 , 忽视隐性信息。-5-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1~2 题。易培基马复华易培基 , 湖南长沙人 , 生于 1880 年 2 月 28 日。其父曾在湘西因事牵连入狱 , 年仅 16 岁的易培基上书为父亲申冤 , 以文辞感动办案人员 , 使其父得到赦免 , 易因此在当地享有文名。-6-其时清廷腐败 , 易培基愤于外侮日亟 , 欲从事外交报效国家 , 遂离家赴武昌 , 考入湖北北方言学堂 , 与赵恒惕同学。毕业后 , 易培基又去日本进修 , 返国后回到长沙 , 于 1913 年任湖南高等师范学堂国文教员 , 讲授文字学等课程。一年后 , 改任长沙师范及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员。他授课生动 , 喜标新立异 , 很能迎合青年学生的心理。当时毛泽东、田汉等人都在第一师范读书 , 曾受教于易。-7-1918 年 , 张敬尧任湖南督军 , 残酷镇压人民 , 摧残教育 , 易培基参加了湖南人民的“驱张”运动。 1920 年 6 月 ,“ 驱张”运动胜利后 , 为使被张敬尧摧残的各级学校迅速恢复 , 湖南督军兼省长谭延闿决定成立教育委员会 , 易培基被任命为委员兼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易上任伊始 , 即将学校人员进行改组 , 先后聘匡互生、周谷城、彭静宜等人担任教务主任 , 教员有徐特立、夏丏尊、刘大白等人 , 师资阵容十分强大。毛泽东也曾于同年 7 月受聘在第一师范担任国文教员。为使学生获得新知识 , 易还聘请中外名人杜威、罗素、章太炎、蔡元培等到校做学术讲演。又创开女禁 ,丁玲等女生闻讯转学至第一师范就读。学生组织如“崇新学社”等也相继成立。当时 , 第一师范人才鼎盛 , 新潮澎湃 , 成为三湘新文化的先锋。-8-1921 年 , 谭延闿奉孙中山命令讨伐赵恒惕部 , 任命易培基为总司令部秘书长 , 易遂离开第一师范。 1922 年 6 月陈炯明叛变后 ,谭延闿奉命回师靖难 , 易培基随行至广州。是时他曾写下一首题为《赴粤途中》的言志诗 :“ 万仞当关险 , 穷庐百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