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诗词五首一二三一、字音字形 挂罥.( ) 布衾.( ) 庇.护( ) 黍.米( ) 开轩.( ) 场圃.( ) 鸡豚.( ) 羌.管( ) 千嶂.( ) 萧.萧( ) 箫.鼓( ) 蕲.水( ) 塘坳.( ) 重.阳( ) 丧.乱( ) 怒号.( ) 突兀.( ) juàn qīn bì shǔ xuān pǔ tún qiāng zhàng xiāo xiāo qí ào chóng sāng háo wù 一二三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语理解 (1)挂罥: (2)突兀: (3)丧乱: (4)何由彻: (5)把酒: (6)就: (7)边声: 挂住,缠绕。 高耸的样子。这里形容屋高大。 战乱。这里指安史之乱。 如何挨到天亮。 端着酒杯。 靠近,还有不邀自来的意思。 边塞马鸣、风号等声音。 一二三2.一词多义辨析 得ቊ安得广厦千万间( )唇焦口燥呼不得( ) 3.词类活用解释 (1)箫鼓..追随春社近 解释: (2)拄杖无时夜.叩门 解释: 4.古今异义区分 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 今义: 得到 能够 名词作动词,吹箫打鼓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渐近,靠近 方向;对着,特指脸或正面对着(跟“背”相对) 一二三三、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 ),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美,巩县(今河南巩县 )人。 孟浩然(689—约 740 ),唐代诗人。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人。 陆游(1125—1210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 范仲淹(989—1052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 )人。 苏轼(1037—1101 ),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 )人。 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点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的茅屋遭受暴风雨袭击的情景,又从切身体验推己及人,渴望有广厦千万间为天下寒士解除痛苦。“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以看出诗人并不仅是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想到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真挚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涤荡着读者的心灵,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