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明 · 宋濂 • 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 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是“赠言”的意思。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序)、后记(跋),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宋濂 (1310─1381) ,字景濂,号潜溪,谥号文宪。浦江人 ( 浙江义乌县一带 ) ,明初著名文学家。生活在元末明初,曾被召为翰林院编修,他借口父母亲年老,辞不就职,专心著述。明初朱元璋重用他,命为江南儒学提举,替太子讲经,并在自己左右顾问。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年老辞官回乡,不久因长孙宋慎列入胡惟庸党,全家谪往茂州 ( 四川茂汶 ) ,中途病死夔州 ( 四川奉节 ) 。生平著述很多,有《宋学士文集》75 卷。他的散文成就尤高,立意精深,语言生动畅达。这篇课文是他散文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宋濂和刘基、高启被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 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 冰 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就爱好读书没有办法买到无从 : 无由,不知从何处,指没有办法常常藏有书人家抄录计算 来 送还假借 : 同义以 : 而,便,就砚台里 ( 墨汁 )结成坚硬的冰弯屈伸直 不停止 抄书 跑引申为赶快 超过约定的期限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之 : 指抄书课文参考译文•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