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难点四、教法分析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反思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函数与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前两章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结合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来判断方程的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以及掌握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为下节“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和后续学习的算法提供了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地位重要.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新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 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联系 .2 .理解并会用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实践的能力.(三)情感目标:在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中体验数学转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 之间的联系,掌握零点存在 的判定条件. 本着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难点:探究发现函数零点的存在性 .四、教法分析 “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是我进行教学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 采用 “启发—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 .五、教学过程(一)设问激疑,创设情景(二)启发引导,形成概念(三)初步运用,示例练习(四)讨论探究,揭示定理(五)观察感知,例题学习(七)反思小结,培养能力(八)课后作业,自主学习(六)知识应用,尝试练习 由简单到复杂,使学生认识到有些复杂的方程用以前的解题方法求解很不方便 , 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设问激疑,创设情景设计意图五、教学过程问题 1 求下列方程的根. (1)023x; (2)0652xx; (3)011673912xx; (4)062ln xx. (一)设问激疑,创设情景五、教学过程思考:一元二次方程20axbx c )0( a的根与二次函数cbxaxy2)0( a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问题 2 观察下表(一),求出表中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画出相应的二次函数图象的简图,并说出方程的根和函数图象与 x 轴交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 方程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