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六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生活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不同,水中生活的动物主要依靠游泳运动,陆地上的动物可以有爬行、行走、跳跃等多种运动方式,动物在空中主要进行飞行运动。 2.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骨连接三部分组成。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骨髓。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骨膜内还含血管和神经;骨质有骨松质和骨密质两种。终生保持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人的长高是因为骨端和骨干之间的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4.骨的成分的鉴定 骨的燃烧→变灰白→轻轻敲打骨碎裂→证明骨中含无机物(脆硬,约占三分之二) 盐酸中浸骨→变柔软→证明骨中含有机物(柔软,约占三分之一) 5.骨是由无机物(是骨具有一定的硬度)和有机物(使骨具有一定的弹性)组成的; 在成人的骨中,有机物约为 1/3,无机物约为 2/3,这种骨既坚硬又有弹性; 在儿童和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 1/3,无机物少于 2/3,骨柔韧、硬度小而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要注意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 老年人的骨中,有机物少于 1/3,无机物多于 2/3,骨的弹性变小,易骨折。 6.骨连接有三种形式:不活动的连接(如颅骨的连接)、半活动的连接(如椎骨之间的连接)和活动的连接(如肩关节、膝关节、肘关节、髋关节)。 7.关节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牢固性 关节结构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外有很多韧带特点 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灵活性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8.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的是骨;起支点作用的是关节;起动力作用的是骨骼肌,其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9.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一种本能行为,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后天学习行为必须借助于个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10.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和特点,大致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群行为等类型。 1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及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12.生物圈中的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13.动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