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教学设计”课题名称:《音乐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活动设计的实践研究》所任学科:音乐授课年级:二年级授课内容:第 6 课 小袋鼠执教人:楚丹丹2012-10特色创建校级课题方案调整阶段系列材料系列材料课题简介: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在实践中成长,体现了教育的真正内涵。”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 本课题将立足于通过各学科课内外结合,重视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探索音乐教学中课堂活动设计的有效途经。 本课题中的“课堂活动”是指学生通过音乐学习内容进行有意识的活动,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课内课外件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调查、观察、收集信息、用打击乐器编织故事、创编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鉴赏能力使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独立发现或获取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新事物,形成敢实践、会实践、能实践。重点研究唱歌教学中综合课教学中的音乐实践活动,探索在音乐教学中课堂活动的具体有效的方法。以审美为核心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起着致关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以“走进大森林,闯关游戏的教学方法为主线”,通过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开展音乐教学。引导学生发现与感知、聆听与想象、观察与创造,将听辨、欣赏、演唱、表演等多种形式融入其中。努力让学生在玩中感受轻松、愉快。想尽各种办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实践。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改善了课堂气氛。《小袋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用轻快的声音、形象的律动表演《小袋鼠》,并感受音乐所表现的生动鲜明的形象.2.以趣味化的形式,通过游戏让学生理解节奏的时值比例关系。3.通过表演,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形象的表现歌曲《小袋鼠》2.指导学习时值比例关系的练习。教学准备:钢琴、卡片、多媒体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 1.(学生跟老师一起律动)。【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同“动”来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气氛】二、趣味发声,导入新课。1.情景导入: 2.唱一唱“发声曲”3、谜语导出“小袋鼠” 【设计意图:用“寻找小袋鼠”的方式激发孩子学习的探究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突出孩子的学习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