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美国小学数学课《数字游戏》有感 大庆市乘新小学 张志艳有人说,美国的基础教育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能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等特点,有益于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尖端科技人才和高级的企业家。但美国的基础教育也有缺陷,它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差,基础知识也不够全面和扎实。对于美国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但学生自觉性强、可塑性强、学得灵活、发展前途大等,原来我也只是道听途说而已。2008年 2 月 1 日,我在黑龙江小学教育论坛寒假值班,于是我在新浪 UC“小学教研在线”播放了一节美国小学数学课。这节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名叫《数字游戏》。看过之后,我有很多感触,因为终于可以用自己的眼光审视美国课堂了。下面,笔者就将通过几个片断对比,谈谈自己的真实看法。一、 关于教室1、衣帽间:美国:每个班级配有衣帽间,教室看见学生陆续走进教室后说:“请大家都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当叫到谁名字的时候,谁就去把东西收拾好,放入衣帽间。出去和回来都走同一扇门。也就是说,每人进出一次。所以先把衣服手套和帽子挂到那边。”中国:我们的人多,教室空间有限,不可能给学生配有衣帽间。在北方,孩子冬天要穿很厚的羽绒服,进教室后没有专门的地方存放,只好放到自己的椅背上。由于书包太大,书桌膛已经不能容纳学生的书包,学生的椅子就更累了:椅背上是羽绒服,椅子座位上后面是书包,前面剩下的不到一半的面积,而学生能坐的只有这不到一半的面积。况且,只有做事有条理的学生才会这样整理。有些自理能力差的学生,经常把外套放在怀里揉来揉去;还有的孩子衣服掉到地上全然不知,甚至会被其他出来板演的学生踩上几脚。课上我帮孩子捡衣服或提醒学生自己整理好衣服的事情时有发生。在一个人口众多的我家,目前这一点上我们还不能学习美国。有的只是羡慕,只能呼吁国家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经济实力。只有人口减少了,资源相对丰富了,国民各方面的素质才有希望提高。2、教室文化:美国:墙面到处是学生的学习资源,可以说,美国的教室简直就是个资源库。 授课教师整个教学过程没用一个课件,也没有搜肠刮肚地到课外寻找情境,所有学科的教学素材都来源于教室四周墙面上的资源以及班级的实际情况。“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在他们的课堂上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一种自觉的行动。中国:我们的校园文化、教室文化也时常挂到嘴边,也有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