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点,提升英语课堂的育人价值上海市浦东模范中学 全灵【摘要】英语教学本身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离不开教书育人的根本。教师更应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点,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要学会如何做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性格品质。本文将阐述教师从教材研读和课堂实践两方面发挥学科育人价值。【引言】德育具有广狭两义。广义的德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狭义的德育即道德教育[1]育德是指通过某种行为达到教育的目的,而育人则是育德的最终结果和目的。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是挖掘学科教学的德育点,促进学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对世界多元文化沟通的鉴别力,最终达到育人的根本目的。【正文】一、学情分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点1. 结合学段,挖掘德育渗透点“根据需求分析,用不同的工具、程序和材料来查明学习者的需求。通常,需求分析不仅包括为什么学习者需要一门语言,还包括学生起始的语言水平等。”[2]所以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学段年龄来挖掘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德育内容。初中《牛津英语》(上海版)每册教材中均含有 3-4 个 Module,而每个Module 下的三个相关主题单元都可以挖掘出大量的德育内容。由于教材的编排是按照螺旋式上升的内容,即每学年都有相关或相似的主题出现,比如六七年级教材中的 jobs,rules 等等。某些单元主题从六年级甚至贯穿至九年级,而根据不同学段的要求,其所对于的德育渗透的层次也各不相同。比如在六年级第二册的书中 Unit9 Sea water and rain water 一课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水无处不在,比如大海、湖泊、河流、小溪等,在通过一系列的认知后,学生了解到水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动物,那么该课的德育渗透点则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另外在 reading 部分,课文介绍了水在生活中的用途,那么德育渗透点可进一步理解为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要节约用水。同样的话题在七年级第二学期 U10 Water Festival 中出现,该单元介绍水果宾治酒,水的三态,制作水船以及学习和水有关的标志,进一步让学生对水有了深入的了解。那么,该单元的德育渗透点可以理解为鼓励学生多角度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