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发电子邮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收、发电子邮件》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小学第二册第二章第四节课内容,根据我校学生和教材实际进行了教材的重组。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上网冲浪的基本技巧和申请电子邮件基础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安排的新授课。内容丰富,灵活有趣,实用性很强既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会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在知识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使用信息技术的伦理道德。重点:如何编写、发送电子邮件。难点: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 课型:新授课。二、教学对象分析目前,小学生都耳闻目睹了因特网在社会广泛应用的事实,少数学生在家庭已具备了上网的条件,会上网浏览和玩游戏。但大多数学生仍没有使用过电子邮件,不明确电子邮件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缺乏应用的基础知识,他们都渴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把电子邮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遵守使用电子邮件的道德规范。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积极自主探索,学会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2.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发邮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学会自主或借助帮助信息,协同大胆探索知识的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2)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因特网的兴趣和意识。4、发展目标:(1)通过收贺卡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下一节使用“附件”发、收电子邮件的操作铺垫。1(2)培养学生使用电子邮件与他人沟通,获取、交流信息。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具备实时性,开放性等特点,采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任务驱动,强化实践”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控制系统屏幕广播功能实时演示、讲述。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重视对学生进行信息安全与道德启蒙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信息意识。五、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自制课件、相关教具。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识。请看屏幕(出示动画)。谁能说出电子邮件有什么优点?学生回答。(快速传递、价格低廉、书写简单、发送方便)给 合 生 活实际的需求,让学生对电子邮件有清晰的认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