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作文《汉书·艺文志》中有“安其所习,毁所不见”一语,大意是指:人往往安于自己所习惯、所熟悉的事物,对从没见过,或未能直接、间接经验过的事物,则常常予以否定。对这种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想法。要求:⑴题目自拟;⑵全文不少于 800 字;⑶不要写成诗歌。有容乃大(一类上:67)犹记得房龙《宽容序言》中的无知山谷,人们安于山谷中平静却落后的生活,对于开拓者所言的那个从未目见知晓的谷外世界,予以了强烈的抗拒与否定。可见,无论是于《汉书》“安其所习,毁所不见”还是于《宽容序言》都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现象:人往往安于自己所习惯,所熟悉的事物,对未曾目见和经历的则常常予以否定。然,世界发展的根源在于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若想寻求世界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必须以更积极开放的姿态接纳新生事物,有容才能成其大。“安其所习,毁所不见”是生活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三。其一便是对结果好坏的未知。历来,社会的变革都将会遭到保守派的层层阻隔,原因很简单,人们无法预见变革的后果,当现时的安稳与革新的未知安放于天秤两端,人们手中的砝码宁愿偏向虽有弊病的当下,也不愿投向未知的变革。但我们需要看到先秦时代,彻底的商鞅变法使曾经积贫积弱边陲小国蜕变为强秦;反观六国之变法,多在变法者死后就又回复了过去的轨道,不思新变,终为秦灭。其二是对权威和现时利益者的维护。爱迪生的直流发电曾为其带来巨大的财富与利益,因此在明知特斯拉交流电更为优异的情况下,仍对其进行强烈的打压与否定。而当如今交流电的普遍使用,爱迪生的自私与浅陋显露无遗。最后是人们惯性思维的(殆)怠惰,这份惰性让我们停止思考,将创新的思考转为对旧有的维护,如此对创新进步的伤害之大让人唏嘘不已。不管是出于对未知的求称心理和对权威利益的奉行,还是人们所先具有的怠惰都将毫无疑问的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对于未知的新事物,宽容接纳是上策,切莫用否定将真理的萌芽抑掐在初始阶段;然后要打破权威不能因为旧有保守者们的维护和否定,我们自身就加以不经思考的否定;要勇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未知的新生事物通过实践才能确实判断优劣。此外,社会需形成创新之风,摆脱惯性思维,求新求变。有容乃大,“容”是火石能闪耀熠熠星光;“容”是大道能通向所罗门王的智慧之门,请容纳那些我们也许未曾经历之事物,让生活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