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技能创新研究》2012 年 4 月,我有幸参加了“教师教学技能创新研究”的课题,加入课题组后,学校校领导和老师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支持。实验初期,我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完成了本班学生学习能力质性分析、课题开题前阶段性检测数据分析等工作。通过观摩和理论学习,我对这项课题研究有了更深的了解,针对本班学生进行实验。经过一年的实验,我切实感受到自己在研究中受益了,我班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了,下面是在实验研究中的具体做法:一、有效的课前自学,是提高自主学习的前提《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的主旨是“先学后教、问题引领”。这需要我彻底改变学生观和学习观。 “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习效果怎么保证?自学习惯怎么养成?围绕这些关键问题,我和老师们多次探讨。然后根据学生情况确定不同自学目标,制作了四类表格形式的自学作业。这是为了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自学需求。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都能很好的完成目标任务,在其实际水平上有不同的提升。这样的课前自学为有效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困生树立自信心,同时也为教师的备课做好了准备。 二、有效备课是自主学习的关键特级教师斯霞说过:备课就好比是指挥员在组织战役一样,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老师在课堂上会十分被动也决不会起到很好的组织、引领作用。参加实验研究后,我的备课不同于以前了。以前完全是按照自己的预想来设计教学环节,现在我要从学生自学中产生的问题入手。既要解决学生们在独立自学和小组自学中生成的问题,同时也要按照课标要求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为此,我总是一一分析学生自学情况,查阅大量资料,预设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个问题,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等等,做到心中有数。我认真备好每一课,深有感触的是参加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不是教师的备课越简单了,而是备课环节更细更多更全面了,设计内容更广更深了,教法上也更灵活,更生动,更具体了。三、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新课标倡导合作学习。我们经常会看到课堂上老师将学生分成几人一小组,进行合作讨论,看起来很热闹。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到底怎样,的确需要考证。那么怎么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更为有效?怎么安排小组活动才能充分调动每个孩子的参与意识?这些正是我们课题组急需研究的问题。经过一年多的试验,我最深的感受是,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关注每个细节,比如:组内人员分工、具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