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处理好“主题阅读”教学的几个关系 陆恕0755-28773933 QQ:450190837 奇迹在这里发生 2010 年 7 月 14 至 16 日,全国“主题阅读”研讨会在深圳市召开。 14 日下午,第二节观摩课,是来自银川的任向琴老师执教的阅读课。教材是高中语文教材,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接下来的是一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 详见 2010 年《人民教育》 20 期《让阅读教学舒展开来》 主题阅读的教材体系 三套教材的每一册都是八个单元。每个单元由一个共同的主题统帅,构成了一个大单元。一个大单元由 4+8+10=22 篇文章组成。这个单元的主题好比一根藤, 22 篇课文就是这根藤上的 22 个瓜。阅读量是原来的 5 倍半(若 220 万字)。解决了“多读书”的问题。主题阅读其实很简单 好读书 多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问题来了过去一个单元 4 篇课文,用 14 课时教完。现在一个单元 22 篇课文,也用 14 课时教完。内容多,时间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 能教完教材吗? —— 能保证质量吗? —— 能减轻负担吗? 这是老师们最关注、最担忧的问题,也是这项实验的瓶颈 。要突破这个瓶颈,就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处理好“母乳”和“奶粉”的关系1 、必须确保国家颁发的义务教育教材(母乳)的“主体” 地位(尤其是精读课文) , 教学任务要落到实处2 、 “两翼”(奶粉)是对“一主”的补充和延伸,而不是替代和冲击。《新语文主题阅读》居第二位, 《主题式经典诵读》位居第三。实验初期,课内可教学其中部分文章;其他的作课外阅读,但是课内要检查、交流、分享。随着实验的深入,逐步增加课内的阅读量。3 、一个单元,组织 1——2 节“基础训练课”,落实“主体”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生字、新词、要默写的句段)教学任务。二、处理好阅读“量”与“质”的关系 1 、阅读的“量”与“质”的关系,就是阅读的广度与深度 ,精读与略读,点与面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它们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 2 、保质保量的关键:一是提速课堂教学——保量;二是突出重点内容——保质。1 、提速课堂教学,掌握七种基本课型1 )“单元导读”课型:第 1 课时,从“单元导读”入手,提炼和初步感悟单元主题 ; 确定阅读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精读一篇文章或浏览几篇文章。重在总揽全局,明确方向,“小试牛刀”。2 )“以文带文”课型: 3 个课时左右,每课时可以“一篇精读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