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数学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及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教学方法片面强调学生多练习、反复练,以期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结果大量重复的、机械的练习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反而事倍功半。这种机械的练习使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仅停留在某个角度上,容易形成一个思维定势,以至造成对较复杂的问题分析、判断的偏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把读过的东西记得熟烂,回答得很流畅,这也是一种积极性,然而,这种积极性未必能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因此,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应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做好数学练习。一、让学生在兴趣的情境中巧练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只要对某一事物有了兴趣,它的注意力就会指向这个事物,并且孜孜以求,乐此不倦。小学生具有好奇、好玩、好胜的特点,为了把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有效地集中在闲暇方法,教师应巧妙的吧学生的练习置于想起的情境中。1、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悬念,诱发学生积极探索如为了让学生掌握能被 3 整除的数的特征,在讲课时,先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些三位数,并把它们写在黑板上,截止教师说:“今天要交你们一种方法,如果掌握了这种方法,就能很快地判断出哪个数能被 3整除,现在我就能指出你们说的这些书当真哪个能被 3 整除。”接着指出一个数(如 324),等学生动笔验证之后,教师又把这个数变味234、243、342、423、432,学生纷纷动笔验算,果然都能被 3 整除。学生感到奇怪,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就能在教师的知道下去尝试、去思考,进而得出能被 3 整除的书的特征。2、创设游戏情境,让课堂有趣起来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是很长,在探究新知之后,适当地住址学生看着一些游戏活动,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口、眼、耳、手、脑的全员参与,又能使学生兴趣高涨。如一年级数学的《小小养殖场》,当学生初步感受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让学生进行联系,可以创设猜数游戏的请求,提供一些数,让学生猜哪一个书是小兔子的只数(当然,老师在江青游戏规则后,应进行举例示范),在反复的猜数中加深对“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理解,也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幸福感。3、难易得当坡度的练习激发求知欲和进取心所谓有一定坡度的闲暇时志学生讲过一定的努力,一步步地克服学习障碍而能够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