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舞台——《恐龙世界》美术教学案例分析鹤岗市二十二中学 赵征全 2009.11一、背景分析:《恐龙世界》是湘版教材美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从本课的题目看就知道是一篇想象创作课。但它又绝非是一堂简单的美术课,而是包含了科学知识与人文关怀在内的综合课。希望学生在获得美术基础技术与技能的同是,更能唤醒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就这堂课的教学任务而言,也不是想通过单一的欣赏与观察后,让学生在已知的原型上用笔进行简单的添加与夸张。而是想让学生通过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进行创作,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因此,在上这节课时,我决定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索的舞台,还学生一个自我表现的空间。二、教学理念:1、成功教学理念:“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在现有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都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这是成功教育的真谛。因此,在学习本课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拿手或最感兴趣的的艺术表现手法,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强项,有机会选择工具、材料,显示出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潜能来,进而促使学生热爱美术。2、设计思路:“恐龙”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小就玩恐龙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关于恐龙的故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课前让学生调查、收集恐龙的有关信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学生创作时放心地让学生自主选择创作的手段与方式,让他们把创作本身当作游戏。作品展评时,主要让学生自己评,自己解读。总之,通过这一节课的不同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多角度地表现出自己生命的活力,展现他们生命的亮点与潜能。三、教学方案:1 、搜集与交流: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组,分工协作,通过不同渠道(如:互联网、图书馆、资料室、书店等),搜集与恐龙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工整理。设计意图:搜集与整理的过程,实际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在课前进行。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欣赏与反思:欣赏的目的在于有所启发、有所感悟。本课主要有三个欣赏过程,一是对动画片的欣赏,通过情景再现的影视片,从而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二是对主图英国画家史迪夫·柯克的绘画进行欣赏,为了解恐龙世界设置一个可信可观的情景,也为画好恐龙及生活环境提供了形象参考。从而引发学生对表现恐龙的兴趣和愿望。三是对各种美术作品的欣赏(剪纸、绘画、泥塑等),通过艺术家们对恐龙不同材料、不同方法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