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案设计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初级中学赵莉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主题。2、学习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3、通过体味父子深情,学习作者感悟父爱的品质。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体味父子深情,学习作者感悟父爱的品质。2、难点:学习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教时:一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你觉得爸爸好?还是妈妈好?(学生答)母爱是伟大的,父爱也是伟大的,只不过父爱更含蓄,更深沉,需要我们去细细地体味(教师举一个自己父亲生动的生活琐事)。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的父母永远在我们操劳着,朱自清先生是位大学者,大作家,他有一篇课文《背影》说的就是他自己和父亲之间的事,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背影》,看看这位大人物和家长的情感与我们是不是一样?二、教学新课:(一)学生放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要求:(1)文中的生字词看注解和自己查工具书解决。(2)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3)边读边用笔划出文中最令你感动或印象最深的语句、段落。2、学生自主学习、朗读课文。3、集体交流自主学习情况。4、教师小结:在这一环节里,老师觉得同学们的收获比较大,都能从细节中感受到深沉、博大的父爱,那么文章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父爱的呢?(“背影”)(二)分析“背影”表现父爱、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1、教师设疑:(1)文中一共有几次写到了背影?(2)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3)这几次对“背影”的描写哪一次给你的印象最深?2、学生速读全文、思考。3、交流。4、学生齐读“父亲买橘子时背影”的片段。5、进一步设疑:(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2)运用了哪些准确生动而饱含父子深情的动词?6、学生思考、小组讨论。17、集体交流(见板书设计)。8、听课文第六段的范读。9、教师小结: 在这里,作者通过对父亲衣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父亲的慈爱、艰难、努力、困顿和挣扎都聚焦在这一背影上,请同学们再看到第六节,再来体味一下这种父子深情。10、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六段。(三)分析儿子感情的变化1、导入:父亲是如此地关爱着自己的儿子,而享受着这种父爱的儿子又是怎样对待父亲的呢?2、设疑: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文中作者写自己的语句,并前后串联起来,看看儿子对父亲的态度有没有变化?他对父爱的理解经历了一个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