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科学方法的探索涡阳县西阳中学 管 鹏 摘 要:随着中学物理素质教育的深入,“过程与方法”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的方法教育要求适当的教育方式,引导学习者感受科学方法在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以达到促进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本文针对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提出一些方案策略,希望以此能够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学习物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物理教学;科学方法;创新教育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人们对新课程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中学物理新课程将过程与方法作为三维课程目标之一,要求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现行《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修订本)》,在物理教学的目的中也指出:“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要重视科学态度和方法教育”。因此,我们应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科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数学法(公式法、图表法和图像法)等等。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这些方法结合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更快更早迈进“物理”这一学科的科学殿堂。一、观察法所谓观察,是指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对其考察或调查的一种方法。它是研究物理问问题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是培养学生主动性思维获取知识的源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应强调观察的重要性,,时刻提醒学生运用观察的方法去学习物理。在课堂上,老师通过演示各种物理现象,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来引入课题的学习;在生活中,让同学细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提出问题,运用开发性思维找到解决方法。例如,在学习“惯性”这一概念时,通过将其运用到生活场景“坐公交车,车减速或提速时人的运动方向”来使学生深刻了解学习。二、实验法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也是运用物理学解决其他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倡实验教学。学生在实践操作动手中能够加深概念的理解,巩固学到的知识。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实验教学中,不要只是简单地依赖于课本上的实验教学。要敢于提出新的问题设想,让学生大胆地发散思维,预测猜想出可能的实验结果,并给出解释说明,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在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之后,可以通过成立科学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将课本中的一些实验改为探究型实验,组织一些“小创造”、“小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