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课标,创新教法,实现突破----习作教学评课报告西固一校 陈作伟学校语文教研组组织中高年级年级的老师带来了六节各具特色的习作教学。上课教师准备充分,教学设计新颖别致,引入自然,水到渠成,充分尝试课堂评价对习作教学的有效影响。下面我挑印象比较深刻,特点比较鲜明的两节习作课谈一点自己的看法。首先,董桂荣老师所执教的习作指导课,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指导习作上有了较大的突破。第一,关注情感的激发。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是写好文章的基础,要让学生写出好文章,首先就要让学生乐于动笔。本堂课的教学,教者注意通过交流课件演示、片断引导、语言激励等手段激发学生习作欲望,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习作训练之中。第二,关注思路的开拓。叶圣陶曾经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作文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一篇习作的完成必须经历从思维到表达的过程,想好是写好的前提。据此,课上,沈老师努力在引导学生“写法”上下了功夫,先是让学生回忆过去有关“关爱”事,触发习作兴奋点,让学生浮想联翩;接着通过片断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引发,并且通过“温馨小提示”启发学生把想要写的情节说具体。这样一步一步地展开学生的思路,放飞的思想。 第三,关注引导自由、有创意地表达。课上,老师注意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以童心、童趣对待学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重视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努力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这样做学生愿意打开思维和语言的闸门,更有利于学生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第四,关注引导自由、有创意地表达。课上,老师注意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以童心、童趣对待学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重视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努力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这样做学生愿意打开思维和语言的闸门,更有利于学生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其次,胡莉莉老师的课给我总的印象是:朴实、自然、灵活、丰富,体现了语文的本色,给人舒服、流畅的感受,具体说来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11.教学过程清新、科学,步步深入 胡老师是先用“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的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话引入课题, 接着依课题 引导学生设疑激趣,激发阅读兴趣。然后是初读课文,识字读词,大致了解课文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