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六中全会社会和谐建设演讲稿 文章标题:十六届六中全会社会和谐建设演讲稿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公共财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六中全会中应该说是我们改革开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提到和谐社会的问题,特别是把社会和谐做为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党章中是有所规定的,最终的奋斗目标,你当然长远目标是共产主义的建设,但是中间这一块,建设什么呢。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前最实在的目标就是和谐社会的建设,本身从我们党的历史看,从我们党的宗旨看也好,从老百姓的需求看也好,就是要建设一个和谐社会。这次六中全会的定位,我认为是非常切合民心和实际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反映了我们共同的愿望,我相信随着党和国家强有力的推动,这个方面会形成我们将来,特别是一个很长的时期,我们的奋斗目标。那这里谈到公共财政的问题,大家注意到六中全会文献里面提到六项制度的建设,这六项制度实际上就是对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起保障的。我在表里面已经做了一个区分,六项中前三项,因为是国家主要的事务,公共财政对前三项制度在财力上确实给予保证。第四项就是公共财政本身,你要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你没有在财政上、财力上予以充分的保障,这是不可以的。我们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就是要从制度上对财力的保障予以法规化、制度化,这包括我们在实行财政分配时的目标、宗旨、实现的手段,都要跟和谐社会的建设相适应。 其他还有两项制度,一个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一个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这两项严格来说还是属于公共财政的范畴。像最近中央一系列的措施,在研究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这里面涉及到很多财政的内容。社会保障在很多地方、很多国家,实际上是属于财政分配的范畴,所以后面这两项,属于公共财政直接参与的内容。所以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就有必要将公共财政和和谐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搞清楚,思路理清,形第 1 页 共 19 页成我们最终如何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一系列方法、概念,还有最终的一些目的。 第一个方面,我谈一谈公共财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公共财政是一个理论命题,但是实际上也是一个实践的方向。一种经济运行的模式,只要是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那么你社会财政的分配,主要是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作为中国来说,我们的财政实际上一直带有公共化,在我们国家的财政实践中,包括封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