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公民的社会责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彭镇学校 方玉英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公民、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责任的含义,理解公民社会责任客观性,明确公民的社会责任、公民为社会尽责的基本要求。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问题讨论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体会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立足学习实际,为社会尽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宪法意识,积极承担公民责任。二、教学重点:怎样为社会尽责三、教学难点: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由百姓关注两会引出课题说 说 自 己 了 解 的“两会”激发关心时事的兴趣公民、公 民 意识、公民的社会责任的含义媒体展示人物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中人物是否是公民、中国公民说明宪法相关规定显示公民、中国公民的含义判断并说明理由试着概括公民的含义列举作为公民身份的相关证明由 具 体 到 抽象,帮助学生了解公民的含义通过宪法条文学习,增强学生宪法意识请 学 生 说 说 自 己 对“公民”相关责任的理解,列举学生中主动关心“两会”的典型事例出示思考题:1. 什 么 是 公 民 意识?2. 什么是公民的社会责任?展示并介绍几幅市民畅所欲言交流人们能主动关心“两会”的原因(或让部分学生谈体会)思考并回答问题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公民意识同时从公民关注社会的实际行动,让学生明白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自觉履行责任的图片资料显示“公民意识”和“公民的社会责任”的含义( 让 学 生 了 解 “ 使命”、“职责”、“义务”)讨论分析概括“公民意识”和“公民的社会责任”的含义公民的社会责任是客观存在的提出讨论题:公民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显示“受助大学生深情谢恩”的事例请学生谈谈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需要根据学生回答适当归类在师生共同分析的基础上,显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图小组讨论交流分析受助大学生谢恩的原因交流思考这些需要如何得到满足理解公民的社会责任的客观性通过设疑,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讨论在交流中明白每个人都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公民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显示案例:“新时代雷锋”郭明义提问:公民尽社会责任的立足点是什么?怎样才算履行好了自己 最 基 本 的 社 会 责任?显示不同职业的图片请学生分别说说他们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是什么提问:作为青少年学生怎样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