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树教学目标:• 1 、 理解 ' 树 ' 在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 2 、 理解认识树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 • 3 、 体会并感受作者内心对生命的感悟与倾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三棵树在文章中究竟指什么?2 、三棵树是指哪三棵树? 3 、这三棵树有什么特点呢 ? 结合文中语句分析。一趟长途列车的终点站名、“我”生命中遇到的三棵树。苦楝树苗、石榴树、枇杷树 • 苦楝树 -- 幼小无依 • 枇杷树 -- 含蓄深沉 • 石榴树 -- 热烈奔放 • 讲述 ' 鸟儿、孩子 ' 。作者在对果树的描写中还提到了孩子和鸟儿,作者驱赶鸟和孩子 , 果树却迎接它们的到来,没有怨言、执着的付出,无边无际的奉献。 • 那么两相对比的话 , 我们在果树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种什么精神 ? ( 提示:对人平等无私奉献的精神 ) • 4 、 在作者的一生中,这是他拥有的三棵树,但是应该说在其余大部分的时间里,他没有得到树,那么关于树的其他的情节,请你概括一下―――思树、种树、丧树、得树、失树 情感把握• 在不同的阶段,作者在对待树的得与失中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 下面我就请同学从文章中找语句 , 来谈一下作者的情感脉络。 • 怅惘 --- 无奈自责 --- 悲伤、隐痛与缺憾 ---快乐与欣喜 --- 哀伤与缅怀 最早在作者的想象中的树是很高很挺拔的挺立在原野上的,有着绿色的冠盖和褐色的树干。但是这只是作者的想象,在现实中作者多次提到“我”没有树,这让“我”怅惘,成了“我”的隐痛,成年后我见过了很多树,但是那都不是我的树,这不由的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一个悬念:那么作者的树到底在哪里呢?在迁居新居之后,“我”得到了“我”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礼物――两棵树。在作者欢快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想象其实无论石榴枇杷,还是其他,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树,枝繁叶茂的树。树的存在,让我知道我是个幸运的人。 主旨理解• 作者在文章中多次询问:“我的树在哪里”,请思考为什么作者一直在寻找树呢?结合作者的情感脉络来分析,没有树会对“我”有怎样的影响? •没有树让作者怅惘、觉得缺憾,有了树让他觉得 ' 弥合了我与整个世界的裂痕 ' ,关于果树的描写也是本文最为欢快的章节。这说明他觉得没有树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作者渴望完整,因此不断寻找,也因此作者在文中说“我生命中应该有三棵树的”,只有这样才有完整的生命形态。 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有树的人生才是完整的呢?你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