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家长与教师沟通技巧的策略与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而教师如何与家长们进行融洽的沟通,至关重要。确实,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的疏离,合作方式的单一,合作地位失衡,合作内容狭隘等方面。此中的沟通合作,是否有一些基本技巧?于是,研究家校沟通合作,特别是探讨教师与家长沟通合作的有关技巧的话题应运而生。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学生,家庭教育,课后辅导几乎都是空白。由于学生家长多都是打工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对于孩子的学习管理,辅导都很少很少。针对孩子本身来说,他们家中多半都有 2-3 个孩子,个人空间不多,学习的环境也不佳,还要分心照顾弟妹或者帮助哥哥姐姐做家务,更多的是孩子们在一起专注于学习的时间就很少,自控能力很差,多在一起玩耍,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探究思考的能力和空间也很少。(二)课题提出的意义通过有效的沟通,是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特别是对于合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孩子学习质量的提高,增强孩子学习信心,有着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二、课题界定1、关键词之一:“学困生”,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所谓学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本领,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难题,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可以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必要经过有对准性的教育对策或医疗对策赐予补救或矫治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思考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善于机械记忆,不善语言思维,不愿或不善于开动脑筋,常常回避那些较难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2、关键词之二:“沟通”本指开沟以使两水相通。后用以泛指使两方相通连,也指疏通彼此的意见。三、研究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的“课程标准”中都提出,对 21 世纪初的课堂教学新的要求就是——为了每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就目前来看,教学中,我们班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学生没有能够得到正常的发展。从学生自身来看,他们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缺少约束力,在学习上思想态度不够端正,比较懒惰,不爱思考,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慢,理解能力也很弱。回到家中更是处于一种无人看管的状态,没有得到有效的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