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从闪电谈起 1、电是什么? 2、电从哪里来?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4、闪电是怎样产生的? 5、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 6、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1、电是什么? ⑴、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轻小物体:纸屑、毛发、通草球等。 ⑵、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2、电从哪里来? ⑴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⑵ 、摩擦起电的原因: ①、物体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在通常情况下,整个原子呈中性。 ②、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③、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较弱的物体会失去一些电子,而另一个物体则能得到一些电子,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则带负电。 ④注意: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⑴ 、正电荷:一种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相同。⑵ 、负电荷:另一种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相同。⑶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闪电是怎样产生的? ⑴ 、放电现象:带电物体失去电荷的现象叫做放电现象 . 尖端放电: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尖端放电。 ⑵ 、闪电的产生原因: ①、云的移动,会和空气摩擦,云层间也会摩擦,都会产生且累积大量的电荷。 ②、闪电就是电荷从云层移动到地面或者从云层移动到另一云层的结果。5、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 ⑴ 、验电器: 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⑵ 、验电器的原理: 当带电体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或可转动的金属指针)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推斥而张开。 ⑶ 、带电体所带的电荷越多,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越大。6 、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静电喷涂 静电植绒 静电除尘 避雷针作业布置 课本 P7第 1 、 4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