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识字兴趣 强化识字方法──年级下册“语文园地”识字编排简析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在整体编排上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照语文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紧紧围绕低年级段的教学重点安排识字、写字,既保证了识字量的“下限”指标,又在童真、童趣中培养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强化了识字方法的引领和指导。现以本册教材“语文园地”为例,作简要分析,以期能给老师们提供帮助。 一、帮助学生自主发现汉字构字规律 认识汉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石。一个汉字不仅是一幅画,还是一首诗,其特有的构字规律奠定了它丰腴的艺术魅力。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教材在编排时,以学习伙伴的口吻,用商量的语气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构字特点及其规律。例如,“语文园地四”中“我的发现”里安排了“月”“ 足”“目”“ 扌”为偏旁的汉字各一组,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是:“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教师要善于以此为突破口,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发现规律的同时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必要时,还可以加上动作、图画等来辅助识字。当然,教材所列举的仅为代表性的范例,教师要将学习的范围向生活、向社会逐步扩展,如果学生能总结出口字旁的字与“口”有关,言字旁的字与语言有关,那就更加值得赞赏了。 二、拓展学生识字途径 为方便学生阅读和写作,进而感受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小学阶段的识字量,更多地偏重于第一学段(1—2 年级)。就本册教材而言,仅要学生认的字就达 550 个,是整个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六分之一。这样的目标定位,既明确了教材的重点,又实现了阶段性、科学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是符合实际教学的。然而,只把学生识字立足于课堂,锁定在教室,不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挪个地方,换个环境,学生也不一定能记住。因此,教材在编排时,更加注重拓展学生的识字途径,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课内外阅读中主动识字。其主要是通过“识字加油站”来进行导学。如: 1.我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让我读给大家听。(语文园地二) 2.我在商店买东西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还收集了一些食品标签呢?(语文园地三) 3.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注意街道两旁的招牌,这样也能认识很多字呢!(语文园地四) 4.我在数学书、美术书、音乐书上认识了许多字。(是吗?我来考考你。)(语文园地五) 5.我很喜欢读课外书,在书上认识了许多字,我们交流一下,好吗?(语文园地六) 归纳起来, 1—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