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蓓佳自学指导 1 、走进作者 2 、积累字词 3 、梳理文章结构,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黄蓓佳,当代女作家,生于 1955 年,江苏如皋人, 1973 年中学毕业,后发表处女作《补考》。 1977 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1982 年毕业后在江苏省外事部门工作。 1985 年调江苏省作协任专职作家,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写小说,也写散文。著有长篇小说《夜夜狂欢》,中篇小说《唱给妈妈的歌》,短篇小说《在水边》等黄蓓佳沙哑( yǎ ) 发窘( jiǒng ) 抽噎( yē ) 恍惚( huǎng )( hū ) 捻( niǎn ) 妒忌( dù ) 簪子( zān ) 撒娇( sā ) 窸窣( xī sū ) 棱角分明( léng ) 契诃夫( qì hē ) 1 、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1) 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回忆。(2) 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课堂小结• 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心声,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读那篇动人的课文,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节节清• 1. 字音• 契诃夫 桢 捻子 噗嗤 过瘾 蜷缩 簪子 嘟囔 琅琅 呵斥 棱角分明 恍惚 窸窸窣窣 抽噎 发窘 眯缝 • 2 、作者• 黄倍佳,当代 家,著有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 第二课时自学指导–自学指导•1. 小说的题目《心声》,你知道“心声”这个词的意思吗?通过阅读课文,说说文中指的是谁的“心声”。•2. 找出文中李京京的“心声”。•3. 小说是通过什么方式体现李京京的“心声”的呢?•4. 分析程老师、李京京人物形象。•5. 这篇小说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自学点拨• 1. 小说的题目《心声》,你知道“心声”这个词的意思吗?通过阅读课文,说说文中指的是谁的“心声”。 “ 心声”即心里话。 文中指的是李京京的心声,即渴望表达深埋在心底的亲情和友情2. 找出文中李京京的“心声”。• ⑴ 当他看到讲义上印的《凡卡》时,“这个故事他喜欢极了。那个贫苦的、可怜的小人儿凡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申请恍惚。”是因为凡卡使他想起了乡下跟爷爷在一起的幸福生活,想起了爷爷在晚上乘凉时给他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想起了和妮儿一块摘桑果,吃桑果的趣事。• 得出结论:“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