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S 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张 衡 东汉科学家,文学家。除了地动仪,他还创制了精确演示天空中星星位置的“浑天仪”。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正确解释月食现象的人。他的《二京赋》、《归田赋》等作品,在文学史上有较高的地位。地动仪 朗读感知 :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懂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和老师。 2. 认真读课文,了解课文讲的是张衡的什么故事?学习课文 :1. 课文主要讲的是谁?他是什么时候的人? 2. 张衡是一个什么人?他做了一件什么重要的事?3. 地动仪有什么用途?它管用吗?4.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张衡发明地动仪的? 张衡是我国东汉人,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东汉”是什么时候?“杰出”又是什么意思? (“杰出”是不一般,很出众的意思。) 地震有哪些危害?当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震的? 地震使城墙、房屋大量倒塌,还会死伤许多人畜。当时人们把地震看作不吉利的征兆,认为是得罪了上天的结果 . 张衡是怎样看待地震的? 张衡不相信鬼神,他细心考察和认真研究地震,发明了测量地震的地动仪。地动仪是什么样子?它是怎样测定地震的? 地动仪用铜铸成,形状像大酒坛。顶上有凸起的盖。四周铸有八条龙,龙头对准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含着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着八只钢铸的蛤蟆,仰着头,张着嘴,对准上面的龙嘴。 观察图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张衡发明地动仪的? 地动仪用铜铸成,形状像大酒坛。顶上有凸起的盖。四周铸有八条龙,龙头对准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含着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着八只铜铸的蛤蟆,仰着头,张着嘴,对准上面的龙嘴。 地动仪是由( )、( )、( )、( )构成的。(用“△”在课文中标出来)铜球蛤蟆盖龙“ 顶上”是表示盖的位置,这样的词叫做方位词。方位词:顶上、 四周、下面、上面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地动仪的?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我想看着图给大家介绍地动仪。 地动仪用铜铸成,形状像( )。顶上有( )。四周铸有( ),龙头对准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含着一颗( )。龙头下面,蹲着( )铜铸的蛤蟆,( )头,( )嘴,对准上面的龙嘴。要是哪个地区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就会( ),( )。铜球当啷一声,正好落在( )。人们听了,就知道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它是怎样测定地震的?地震发生时,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张开嘴巴,吐出铜球。铜球当啷一声,正好落在蛤蟆的嘴里。人们听了,就知道是哪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