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运动的快慢 •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 、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学习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学习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 学习过程:• 一、情境• 从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例如我们要想尽快到达某地,坐火车就比坐汽车节省时间。比如你走的比他快,他骑自行车比你快。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让我们来一起学习《运动的快慢》。 我们是怎么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呢? • 二、自学指导一: 探究生活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 、问题思考:• 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请各学习小组讨论一下,观众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 2 、小组归纳:观众采用的方法是比较谁跑在前面,即“在 _________ 内看物体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快慢的”;裁判员采用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即“物体通过 _________ 的距离,看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快慢”。 • 3 、小试牛刀•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如图 1 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甲图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 1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 、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 ( 用时短的就快 ) 2 、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大小。 ( 路程大的就快 )新问题: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 4 、小组讨论• 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 12s ,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 28min ,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总结:在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得情况下, ___________ 的物体运动得快。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进行比较。 • 自学指导二: 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 1 、阅读课本第 19 页“速度” • ( 1 )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 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