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现代斜拉桥》课程读书笔记VIP免费

《现代斜拉桥》课程读书笔记_第1页
1/16
《现代斜拉桥》课程读书笔记_第2页
2/16
《现代斜拉桥》课程读书笔记_第3页
3/16
《现代斜拉桥》课程读书笔记《现代斜拉桥》课程读书笔记【1】严国敏.现代斜拉桥.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年;【2】林元培.斜拉桥.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年。1 斜拉桥的历史与发展1.1 斜拉桥的定义斜拉桥的上部结构由梁、塔、索三类构件组成,它是一种桥面体系以加劲梁受压(密索)或受弯(稀索)为主,支承体系以斜拉索受拉及桥塔受压为主的桥梁。1.2 发展的原因与条件1)合适的经济跨径2)高强度钢丝的出现3)设计理论和计算理论的进步4)施工技术的进步5)景观效果好1.3 斜拉桥的现状1) 密索取代稀索——稀索体系,梁的弯矩及剪力相当大而需要有较大的梁高,斜拉索锚固点构造细节也复杂2)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兴起3) 斜拉桥种类的多样化1.4 技术上尚待改进的主要问题1) 抗风设计——大跨度斜拉桥常由风荷载来决定其构件截面2) 抗震设计3) 斜拉索的使用寿命——防腐和抗疲劳2 总体布置与结构体系2.1 孔跨布置2.1.1 双塔三跨式——主孔跨径较大,一般可适用于跨越较大的河流、河口及海面。在双塔三跨斜拉桥中,当主跨作用有活载时端锚索中产生正轴力,边跨有活载时端锚索中又产生负轴力,由此会产生疲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主跨/边跨值要比 2.0 大得多才能将端锚索的应力变幅控制在一定范围。改善方法:a)将边墩向桥塔方向挪动,并将主梁与引桥的上部结构做成连续梁来改善,这样既可减小端锚索的应力集中,又能缓和端支点的负反力问题,但由于与前后引桥相连接的缘故,在地震时将增加水平惯性力,于抗震不利;b)边跨内增设一些中间辅助墩,则也可缓和端锚索的应力集中或减小边跨主梁的弯矩,并能增大桥梁的总体刚度。第 1 页 共 16 页《现代斜拉桥》课程读书笔记2.1.2 独塔双跨式独塔双跨式斜拉桥可以布置成双跨不对称的形式,也可以布置成等跨形式。两等跨形式由于一般没有端锚索的关系,不能有效约束塔顶位移,在受力和变形方面不能充分发挥斜拉桥的优势,可加大桥塔刚度来减小塔顶变位,但不够经济。2.1.3 单跨式单跨式斜拉桥一般只需要一个桥塔,由于不存在边跨的关系,塔后斜索只能采用地锚形式,梁体的水平轴力由下部结构承受。2.1.4 多塔多跨式由于多塔多跨式中的中间塔顶没有端锚索来有效限制其变位,通常很少采用。必须采用多塔多跨式斜拉桥时,可将中间塔作成刚性桥塔,但通常不经济。2.2 斜索布置2.2.1 斜索在空间内的布置形式1)单索面斜拉索对抗扭不起作用,因此主梁需采用抗扭刚度较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现代斜拉桥》课程读书笔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