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浇灌学困生的心田如皋市常青镇铁草小学 【摘要】:学困生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育教学,他们往往不自信,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拨动他们的“学习情弦”,让其以饱满的激情,挑战的热情,满腔的真情成功地投入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善于用真情、宽容、退让等不同形式的爱去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发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并及时地表扬激励,打开学困生封闭的心灵,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让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爱在他们的心田开花结果。【关键词】:爱 学困生 真情 宽容 退让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才能用“发乎于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正如人的十个指头不会一般齐,在一个班的五六十个学生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如果对学困生只是一味地强调严格要求,不去主动与学困生接触,不去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那么,师生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转化效果肯定不尽如人意。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对学困生批评鞭策见效快,殊不知这样会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以恶作剧来发泄不满情绪,以寻求不健康的刺激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从而越滑越远。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特殊的方面,只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真诚地呵护他们,总会看到他们的闪光之处。只有用爱去浇灌“鲜花”和“小草”,我们才会看到他们的活力,才会迎来教育的春天。那么,怎样用爱浇灌他们的心田呢?一、用真情去感化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老师的崇高的道德情感就是热爱学生。只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爱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特别是每一个学困生的心田,给他们以无私的、真诚的、博大的爱,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理解、信任和支持,才能实现“尊其师,信其道”,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绝对不能像一般人那样去对待学困生,因为他们本来因为学习不如其他人而产生了自卑、厌学、恐惧等复杂心里,如果老师再厌弃、疏远、怀疑、怨恨、讽刺他们,他们稚嫩的心灵怎能承受?所以对他们应进行热情的帮助,培养起真挚的、平等的师生情感。多年来的教师及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你对学困关心爱护得越多,动的真情越多,学困生就转化得越好越彻底。 分班那天,当我拿到本班学生名单,就看到一位闻名全校的特殊学生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