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 · 魏征解题:“ 邹忌讽 纳谏”齐王讽:讽谏,古代一种文体。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别人。题目中的“讽”不是讽刺的意思。纳:接受。题目意思:邹忌用设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威王接受自己的进谏主张。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 33 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国别体 《战国策》•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涑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昳 窥 间进期年 谤讥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阅读课文,理解文意:(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yì kuī jiàn jī bàng jī zhāo cháo (二)再读课文, 读准句读, 理解文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长 , 这里指身高通“又”表并列,而且早晨穿戴照谁,哪个极了比得上怎么光艳美丽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即“不信自”,不相信自己又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