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教育质量监测制的三点疑问VIP免费

对教育质量监测制的三点疑问_第1页
1/1
对教育质量监测制的三点疑问来源:荆楚网 2015-04-17作者:雷彦鹏教育问题一直备受热议,因其牵连着我们每一个人,也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话小孩子都背得出来,但要解决其中存在的弊病,还是很伤脑筋的,也考验着决策者的能力。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表示将从今年起面向全国 31 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样本县的小学和初中校,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抽样调研的结果,将为各地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案》的具体的内容不用赘述了,只是有几点疑问浮于心头难以消解。作为受教育环境影响了十几年的大学生,我想自己也不乏发言权,若诸君也关心教育,且听我道来。疑问一:监测内容的确定性。《方案》确定了监测学科为语文、数学、科学、体育、艺术、德育;第一年度监测数学和体育,第二年度监测语文和艺术,第三年度监测科学和德育。如果这样明确地进行监测,如何确保学校不是“一手刚抓,一手便松”,猴子掰玉米式的应付?领导重视什么,下面就准备什么,这样的例子甚是常见,就不列举了,大家都懂。《方案》死死地规定了今年监测数学和体育,不管其他学科;而明年又监测语文和艺术,又把数学和体育抛到了边上……三年一个周期下来,就不怕学校也跟着打游击战?而且更让人疑惑的是,语文数学相对容易,德育方面怎么合理地监测?疑问二:监测时间的透明度。《方案》确定了 3 年为 1 个监测周期,每年测试时间在 6 月中旬,具体时间在当年测试方案中确定。既然具体时间已经确定,并且公开透明化,难道就不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监测期间和平时有很大出入?在义务教育阶段阶段,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学校在得知上面领导要来检查或听课后,校方领导便督促学生临时抱佛脚——打扫卫生、统一着装、戴上校徽……更有甚者,提前把某一章节的内容讲一遍,指定几个表现不错的学生回答问题。在上面领导跟班听课时,学生配合老师把“彩排”好的内容表演一下。疑问三:监测方法的可行性。《方案》确定了测试方法分为纸笔测试和现场测试两类。纸笔测试分为学科测试卷和调查问卷。现场测试则主要考查学生的运动能力、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虽然明确提出监测工作不以甄别和选拔学生为目的,与中考、高考有根本区别,但也有和中高考相似之处——都是结果检测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其《教育质量定义》文件中提出了教育质量的五个要素,即:学习者、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对教育质量监测制的三点疑问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