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首先,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接着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进而从论智慧到论生命,指出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最后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文章的最后一段就是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即作者思想观点的总结。温故而知新 敬畏自然 ( 议论性散文 )----- 严春友 论点 : 否定征服自然论 论证人类智慧大自然智慧宇宙生命对比结论:敬畏自然 学习目标:1 、了解对比、拟人和反问的作用。2 、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讲究形象的语言的含义。3 、提高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对文章的表达效果有何作用? 拟人手法 “ 自然智慧”、“宇宙生命”用拟人手法,在表达上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 反问句 反问句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 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动动脑筋动动手 试比较下列的反问句和陈述句,看看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反问句: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陈述句:宇宙是有生命的。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 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陈述句: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动动脑筋动动手反问句:谁能断言那些狼籍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陈述句:谁也不能断言那些狼籍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反问句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反问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 现吗? 陈述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 反问句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语气也更强烈。反问句: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陈述句: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反问句语言更强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本文有许多语句富有哲理 , 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义 , 并与同学交流看法。1 、人类为自已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