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课——小学语文》课程简介本课程重点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与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分别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汉语拼音教学、识字和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六个方面指导教师学习。本课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以上六个方面中,每一方面的学习指导均分为两个部分: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在指导过程中,利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小学语文教师在学习中思考和操作。本课程重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集体探究、教学反思、教学实践。当你们流览本课程的目录时,也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首先学习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及课程标准?为什么不直接学习语文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关于这样的疑问,我们做如下解答:1.教学不是纯技巧问题,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行为都有一定的教育理念支撑。2.每一门课程都有自身特点和基本理念,这些理念集中体现在该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中。因此,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的重要依据。3.掌握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和相关理论,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重要一环。 第一讲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学习指导学习重点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难点语文课程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学习方法指导认真阅读资料,写读书笔记。 第一讲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 学习内容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