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市工资集体协商现场观摩会上的讲话(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市供销社再生资源公司工资集体协商现场观摩会。这是贯彻落实省、市关于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意见的具体体现,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进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依法加快推进全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的具体体现。刚才市再生资源公司的企业行政与企业工会从实际出发,对工资进行了集体协商,协商的形式、内容、程序都很规范,他们开展工资协商的经验我们要很好的借鉴,希望各有关单位学习他们的经验做法,狠抓贯彻落实。下面,我根据会前研究的精神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把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上重要位置 我市从 2002 年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到 2004 年底,全市已有 738 家企业建立集体协商制度,签订集体合同 738 份,(含有签订工资协议的内容)签定区域性集体合同 56 份,覆盖企业 515 个,覆盖职工 28464 人,签定行业性集体合同 29 份,覆盖企业 531 家,覆盖职工 23867 人,非公有制企业今年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139 家。体现出“一厂一策、两级协商,一个合同、多项协议”的特点,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在提高效益的情况下,保证职工不断增加收入,协调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从 2002 年的 5000 元增加到 2004 年的 7000 元,年均增长%,最低工资从 2002 年的 260 元增加到 2004 年的 300 元,年均增长%。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打破了“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拉开了工资分配收入的差距。不少改制后的企业象市再生资源公司一样,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分配办法,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形式的工资制度,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调。岗位工资标准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第 1 页 共 8 页效益上升或下降时相应提高或降低岗位工资标准。调整职工收入分配结构,工资收入与企业效益和职工实际贡献挂钩,形成收入能增能减机制,调动了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创造活力,促进了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仍有一些企业劳动者特别是一线职工的工资水平不高,增长不快,与经济发展水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