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5 篇 第一篇: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南沙电力 朱绍群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 10 月15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重要讲话。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决定,增补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该《建议》共分十二个章节、五十六个方面展现出了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 只有把握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国家前 11 个五年计划走过来的历程: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1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所有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第 1 页 共 21 页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第一个五年计划从 1953 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很低的,毛泽东主席对此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一五”计划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1956 年宣布提前完成了计划规定的任务。五年中,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 52.1%,农业劳动生产率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