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系统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体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 2020 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水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水利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水利工作涉及人民群众最切身的利益,事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水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水利系统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实现了治水思路的重大转变,确立了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注重给洪水出路,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注重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相协调;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积极解决人民群众的饮水困难,努力保障饮水安全,妥善处理水利建设与征地补偿、移民安置等方面的矛盾;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稳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实施泵站改造,发展农村水电,加大了中西部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老少边穷”地区、生态保护任务较重地区的水利投入,促进了城乡水利、区域水利的协调发展。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水利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困难和问题。防洪减灾综合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中小河流、中小水库的洪水威胁严重,近年来每年发生在中小河流的洪涝灾害损失占到整个洪涝灾害损失的 60%至 80%;全国农村还有不少人饮水不安全,水质问题严重影响着群众身体健康;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制约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对国家粮食安全将带来不利影响。今年我国在大江大河普遍来水偏枯、汛情比较平稳的情况下,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因旱人饮困难数、大牲畜饮水困难数、洪涝灾害死亡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等第 1 页 共 3 页5 项灾害指标,都是 1998 年长江大洪水以来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一年。这再次表明,我国水利发展仍然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任务还十分艰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统筹做好防汛抗旱、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