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心得体会 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心得体会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最初的印象是在学习教育理论的时候知道了综合实践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大领域,但对于综合实践到底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它有什么样的作用对不了解。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只能依靠自己的理解和在网络上的学习展开教学。 教育部今年刚刚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正好解决了老师们的燃眉之急,从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活动方式、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与实施、课程管理与障碍以及对综合实践的推荐主题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和解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小学阶段自三年级开始实施的一门必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更加注重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这门课程,可以全方位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语数英等传统学科的评判标准。 《指导纲要》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明确提出了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注重引导学生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了新型课程形态的建构,要求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进行学习,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与创造,真正让学生“活”起来,“做”出来;强化了实施过程的具体指导,对活动规划、教学指导、管理保障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还分类型、分学段推荐活动主题,对活动目标、内容、方式等作简要说明,为学校和一线教师提供基本活动示例,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操作、能落地。所以我更加希望孩子们通过综合实践这门课程能够在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更多的人和事,明白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生该有的责任担当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1 页 共 4 页 在今年国庆节到来之际,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们清楚地了解祖国母亲的成长史、我们国旗的由来以及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革命先烈们,所以在四年级我特意举办了一场“向英雄人物致敬”的主题活动,在上课伊始,我先向孩子们提问:“你知道的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有哪些”、“什么样的人算得上是英雄”等问题,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踊跃发言说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随后我带着孩子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