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1 版)》 学习心得 上高桥 胡朝平通过对《中小学信息课程标准》的学习,我受益匪浅,并把信息课程标准的内容总结为:“一个定位”、“两个可以”、“三维目标”、“四个能力”、“五个原则”,具体体现为: “一个定位”。就是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 “两个可以”。就是指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 “三维目标”:就是指在情感态度价值关方面,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四个能力”:是指学生具有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交往能力、健康生活的能力、创新能力: 一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1.能识别计算机的外观和常用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输出设备(如监视器、打印机)及其他常用外接设备(如音箱、耳机、话筒等);能通过动手组装或观看组装示范,探究计算机的基本构成,认识不同部件的基本功能(活动学习——直接第 1 页 共 5 页经验;观察学习——间接经验)2.通过打字任务或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操作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3.能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利用计算机输入、存储、加工、输出信息的基本流程;借助自己获取、加工信息的经验,体验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方面的优,势,知道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4.学会使用一种计算机画图软件,设计并绘制图形。例如根据表达意图确定图画的主题和大体构思;能设置背景颜色和图画的颜色;能使用常用的电脑绘画工具画出点、线、面;能通过剪切、复制、粘贴等电脑特用的功能对点、线、面进行组合、编辑,构成符合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