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于 2016 年 12 月份播出的纪录片,由萧寒导演,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关于这部片的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01 一颗给老师们,一颗给文物,一颗给摄像,半颗给音乐,半颗给电影本身,想再来半星给主题又不知道怎么打半星 在观看本片之前对它没有抱有太大的期待,毕竟珠玉在前,不过距离上次看纪录片差不多一年了,很多都忘记了,只留了个模糊的映像,也谈不上多大的对比。 只能说我作为一个看过纪录片的观众,满足了当初看纪录片时很大一部分对文物背后的修复师的窥探欲,那一个没看过纪录片的人呢。 《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把重点放在了这个我也就是文物修复师上面,不可避免的需要减少文物的戏份,展示的是文物修复师的日常,不仅观众开始时很懵比,以为会展示如何修复,谁知道大段大段鸡汤,完全没有必要做到如此突,同时也给电影就增加了很大难度,因为它是日常,没有大的故事架构,没有情节冲突,导演也没做到自己该做的,以至于整部片子散,乱。 最后一个镜头真没想到,还以为会是老掉牙的故宫大远景。一群蚂蚁,这到有点意思,但转过头来想想又合情合理,本就是人,何必限于外物。 02 第一次写影评。虽然这部电影存到电脑里很久了,总觉得需要等到一个心平气和的时机,留出大段时间来细细品味。 看完最大的感触是体会到纪录片里,文物修护者们朴实的话语中传递出来的,一种与都市快节奏完全相反的,隐藏功与名的,默默守护历史文物的精神。虽然在影片的开头,有人回忆起曾经在选择进入这一行时有些踌躇和犹豫,毕竟与自己所想象的工作环境相差甚远。但没有信仰和内在的精神支撑着,人很难走得很远。 第 1 页 共 8 页 花了点时间截图和拼接,记录了几句印象深刻的话。虽然行业不同,但他们对本行业的思想深度很让人敬佩。 你看漫画里的主角,都是为了保护某样东西才燃起来的,对吧。咱们这个事也一样。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里闪着光,说完笑着看着镜头。这想必就是对文物保护产生的使命感吧。 故宫的这些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这样的物自然就承载了人的意识,承载了人的审美,承载了人的认识。 修复文物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修复这样一个过程,还有与文物之间的磨合,交流。研究修复文物的本身也是对历史的进一步认识。当时创造这件文物的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是什么想法创意,打算将它用置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