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导论》学习心得 学号:010022011028 蓝方宝 《地球科学导论》学习心得 我记得第一节课就曾探讨过为什么要学这门课程,开始就谈到了科学发展的需要及国家的重大需求,而且当时还引用吴阶平院士的一句话:“学习地球基础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不过就一门针对非地质专业开设的限选课而言,单谈这些就未免太空泛了。 就我个人而言,我学习这门课程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兴趣,开阔自己的视野,二是为了辅助学习专业课。当然,修得相应的学分也是一种小考虑。 其实,我最初的是带着上一学期专业课里和老师谈论的一个小问题而选择这门课程的。因为目前还没有准确描述深层环流的生成机制,普遍认为温盐变化引起的。由于大洋中脊是海底扩张中心,构造运动强烈,尤其火山、地震频繁,是地热释放的主要地带。大洋深层环流的周期长达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对于多年平均来讲,地热释放是比较稳定的过程,这便可以看作持续加热附近海水。虽然地热相对整个大洋而言很小,但对于长时间尺度的大洋深层环流而言,地热产生的效应就不可忽视了。而且大洋中脊贯穿各个大洋,这些庞大的暖水水系会和周围的冷水形成对流,于是当时的猜想是有关大洋中脊附近水体可能是深层环流形成的因素之一,以及地热释放的变化与近年来所发生的 enso 事件或许也有某些关联。所以,我是想希望通过该课程在海洋地质方面知识能有更多了解,但事实该课程很少涉及海洋地质。不过学习这门课还是有很多其他收获的。 这门课程虽然只是讲座式的,能真正掌握的专业知识很有限,但 学号:010022011028 蓝方宝 还是从中学到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地球的演化机制及物质组成、构造运动、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等的基本知识,第 1 页 共 3 页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地学的思维与研究方法,我发现,像野外观测、室内实验分析、理论研究等,这些与我所学的海洋科学专业有很大的相关性和相通性。 这门课程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以往对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看法以及引发了我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新思考。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及诸多的数据资料显示,我们地球上的资源正面临着枯竭,自然环境愈发变得脆弱不堪。工业文明确实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飞跃,但也可能演变为人类文明史灾难性的终结。这绝非危言耸听,虽然目前还没完全证实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或引起的海水表面温度异常现象(如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但是否就说我们可以拿整个人类的未来作为赌注呢。显然不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