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摘要...............................................................Ⅱ一、行政问责的基本含义..............................................1二、行政问责的基本制度..............................................1三、食品安全问责的基本框架..........................................1四、食品安全问责制度运行的现实分析..................................2(一)行政问责法律体系不健全....................................2(二)行政问责主体缺位..........................................31.问责主体矛盾...............................................32.问责的客体太多.............................................33.问责的标准不统一...........................................44.问责的程序不规范...........................................4(三)社会问责文化的缺失........................................4五、完善食品安全问责制度的对策建议..................................5(一)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制法律体系..................5(二)明确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运行机制..........................5(三)构建全社会性的行政问责文化................................6参考文献............................................................8中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及完善对策—以食品行政问责制为例摘要:目前,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行政问责法制建设还存在一些缺陷。针对这些缺陷和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食品行政问责制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并以此为契机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借鉴。关键词:行政问责制食品问题完善“三鹿问题奶粉”“双汇瘦肉精”“水泥核桃”,“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近几年时常的频发,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稳定。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后,随后就引发全国性的行政问责风暴,这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深入思考食品安全中的行政问责问题。这次的行政问责风暴,大批官员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被免职。一、行政问责的基本含义所谓行政问责制,是指一级政府对现任该级政府负责人、该级政府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行政责任是近代国家责任政治的产物,是“主权在民”及“权力分野”原则的必然要求。在政府管理中,行政与责任从来是一对孪生兄弟,有权力必须有责任制度约束。行政问责制是在行政责任基础之上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行政问责制的概念内涵有许多不同的释义。二、行政问责的基本制度韩剑琴认为,行政问责制就是指对现任各级行政主要负责人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1]行政问责制其中包括十种情形是:(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二)独断专行、决策失误;(三)滥用职权、违法行政;(四)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五)不求进取、平庸无为;(六)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七)态度冷漠、作风粗暴;(八)铺张浪费、攀比享受;(九)暗箱操作、逃避监督;(十)监管不力、处置不当。创新,出台了行政问责办法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四项制度三、食品安全问责的基本框架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三鹿奶粉事件”浮出水面,各类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陆续曝光,受害者数量众多,恶劣影响令全国震惊。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有诸多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对食品安全负有管理和监督职责的行政主体的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模糊与缺失。建立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制度,旨在使行政问责制在食品安全的管理方面做到程序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所谓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制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以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能部门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