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提升高校创新力的心得体会 学习型校园,是通过培养学校的整体学习气氛,发挥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形成的具有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体系、能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学习能力的校园。 和谐校园:体现知识和人才的融合 随着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的加剧,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竞争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人才,而学习型校园的构建正体现了知识和人才的融合。因此,高校有必要构建起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学习型校园:构建起适应于团队工作而不是个人工作的学习型校园。目前国内外可行的管理创新几乎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团队的力量去完成,而传统的直线型学校管理结构以自上而下的指挥取代了人们寻求合作的自然能力;构建起适应于项目工作而不是职能性工作的学习型校园。也就是说当学校成员从静态工作转向解决一系列问题时,允许他们将这些工作组织成一个项目去完成,通过组织跨部门的项目小组开展工作,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构建起适应于创新而不是重复性工作的学习型校园。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人的工作重心是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关心他人。因此,要鼓励师生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交流,实现知识共享,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适应能力。 和谐校园: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 科学地选择切入点是构建学习型校园的前提。其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校园长期以来形成的风格、意志、导向,具有自动、自发、约束和激励功能。一般分为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核心层面。校园文化的理念导向与愿景目标激励更具有惊人的一致性,那就是把员工的价值实现建立在学校发展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其二,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学校人力资源开发包括职业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竞争机制、薪酬激励机制等方面,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提高全体成员的学习能力,只有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才能永葆人才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创建学习型校园提高人的第 1 页 共 3 页创新能力和成长能力;其三,建立学校创新体系。学习型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持续创新的能力,这也是建构学习型校园的核心问题。创新能力包括师生的学习能力、自主开发能力、掌握前沿信息技术能力等。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的学习,需要充分发扬团队精神,需要改善心智模式,需要不断的超越,需要不断地形成新成果并实现成果的共享;其四,建立目标管理体系。管理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