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村实施方案[1]依力克其乡妇联“现代文化示范村”项目实施方案依力克其乡11村(依力克其村)地处乡西北部,全村有4个组,共670人口,拥有土地2200亩,其中农用地1700亩,村民承包土地200亩。年销售收入达1008元。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11村各项事业发展日新月异,经济收入逐年上升,,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5997元,位居全乡镇前列。2005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党总支还被乡党委评为“五个好”村党组织。先后成功的创建了地级卫生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的11村环境整洁、路面硬化、路灯亮化,绿化。有线电视、电话、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其他基础设施,如老年活动室、村级农贸市场、文体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较为齐全,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是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我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精神及乡有关工作要求,切实加强我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示范村争创工作,现结合我村实际,制订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总揽我村工作全局,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社区整洁、管理民主”为总目标,以推进农村“三集中”、发展民营经济和实施“富民工程”为抓手,全面提高我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确保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示范村。二、争创目标与工作措施——经济发展。根据争创达标要求,共5个方面:1、人均应税销售收入≥8万元;2、工业在开发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的产出比例达90%以上;3、全面提高农机化水平,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的比例达80%以上;第1页共6页4、村级经济发展品牌化、科技化、外向化特色明显,三次产业有一个市级以上产品品牌,有一个以上省级或国家级星火、火炬计划科技项目;5、大力发展股份经济,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人均村级年可支配收入≥500元工作措施:把我村的农村经济结构调优,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自然资源得到综合开发和充分利用,构建高效生态型农业发展格局。鼓励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而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准备投资1500万元建造标准厂房,预计7月份完工,用于出租,可增加年租金80万元左右。——生活富裕。根据争创达标要求,共7个方面:1、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0元;2、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平方米;3、本村企业职工、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覆盖率100%,纯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覆盖率95%以上;4、巩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民大病医疗保险覆盖率100%;5、农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100%,并全面实行分类施保;6、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与贫困家庭结对帮扶率100%;7、提高电话、电脑、有线广播电视普及率,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达80%以上。工作措施:加强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生活比较宽裕,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做到100%参保。继续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对全村特殊困难群众采取统一的大病补助标准,成立专门的扶贫帮困基金,发动企业的老板捐助爱心扶贫资金。今年计划用于补助支出10万余元,切实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完善企业本地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社会文明。根据争创达标要求,共6个方面:1、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含职高、中专)入学率达95%以上;第2页共6页2、青壮年农民接受过不同形式职业技能培训率80%以上;3、无违法生育,计划生育率100%;4、建有一个以上设施完善的文教体育活动场所;5、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达标率90%以上;6、无重大刑事案件,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95%以上。经过努力,预计今年年底全村169名学龄人员可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含职高、中专)入学率达100%;725名青壮年农民接受过不同形式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率82%;无违法生育,计划生育率100%;建有3个设施完善的文教体育活动场所,投入资金32万元;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达标率95%;无重大刑事案件,人民群众对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