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个世界会好吗》心得体会大全 这个世界会好吗。我相信这个世界会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题记 100 多年前的北京那时叫北平。一天,四位志趣相同的青年到酒楼吃螃蟹喝黄酒,谈天说地。其中有一位就提议我们以后就不要以大哥二哥相称,这样太俗。不如以每位人的短处标出一字作为相呼之名,以资警惕。大家齐声赞同,于是四名少年分别得名,懦暴堕傲。这位天性狂傲的梁姓少年叫梁漱溟。梁先生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主要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印度哲学概论》、《乡村建设论文集》等。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还参与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并亲自为学员授课、答疑,接待来访的国际著名学者。梁先生为弘扬民族文化,扩展中外文化交流,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本书是梁漱溟先生晚年的诘问,是根据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与梁先生进行十余次交谈的谈话录音整理而出版的。谈话中,梁氏论述了儒家,佛家,道家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涉及诸多的政治文化名人(李大钊、冯友兰、毛泽东等),回顾了先生一生的重要活动(在北大教书、从事乡建运动、创建民主同盟等)。我在读完本书后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体会。 第一,在梁先生的一生中,始终奉行着始终坚持独立思考、特立独行、表里如一。梁先生后半生思考的问题与他前半生思考的问题并无二致,也就是他一生思考的两个问题:“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这个就是他的人生问题。1974 年政协直属组的会上,梁先生“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的发言,引来了历时半年多的批判。就在批判会决定告一段落时,主持人一再追问梁先生对大家批判的感想。梁先生脱口而出的正是孔子的名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这种精神,这种品质,用他自己日记里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表里如一。 第 1 页 共 8 页 在那个时代,固然罕见,今天,还是不多见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培养这种精神,如何保持这种精神。前者让我们思考,我们现在的教育还是应试教育,是与独立思考的精神相违背的,这种学习让我们变的被动。一切的学习,实际上不当是一种因袭,不当向人家学。也是一种心灵体会的过程,一切的学习都有思想的创造,都有自己的一面,不完全是学人家。只是不一样的人体会程度深浅不一。而通才教育才能养育独立思考的精神。后者让我们思考,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制度建设,来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保障独立思...